不可不知葡萄酒健康密碼

葡萄酒有何吸引?無可否認酒類是應酬必備佳品,不過對女士而言,紅酒的美容功效最引人入勝。常說紅酒抗衰老,然而實質營養成份又知多少?

一、白藜蘆醇

白藜蘆醇(resveratrol)主要來自葡萄皮,醫學研究發現有助復生幹細胞、防止病變。早在2012年香港大學醫學院便就白藜蘆醇延緩早老症進行動物實驗,發現不止可減慢骨質疏鬆,更可延壽。此項衰老研究備受國際肯定,帶領此項目的生物化學系教授周中軍獲得本年度裘槎優秀科研者獎。

雖然天然食物中白藜蘆醇含量低,單靠它並不能抗衰老,需要配合其他元素。不過白藜蘆醇治暗瘡效果得到研究肯定。加州大學研究人員將不同濃度白藜蘆醇結合常用的抗暗瘡藥物,觀察對抗暗瘡細菌的效果,發現可以長時間阻止細菌生長,既有效殺菌,又減輕刺激反應,相信為皮膚科醫學帶來突破。

二、氨基酸及其他微量元素

相信大家對氨基酸不陌生,其作用巨大,是合成人體蛋白的原料。葡萄酒中含有24種氨基酸,其中8種是人體必需,而且是人體不能合成的氨基酸,每升葡萄酒中約含0.13至0.60g。

近年流行食用營養補充品,但其實一杯紅酒就帶來多種微量元素,含有人體必須的鐵、鋅、碘、硒等,提供人體需要。缺鐵會出現貧血症狀,最常見是易暈,除了飲紅酒,可以吃動物肝臟或豬紅等。缺鋅會影響記憶力,除了飲紅酒,可以吃魚類等。缺碘會引起甲狀腺疾病,除了飲紅酒,可以食海帶、紫菜等。缺硒會導致免疫力下降,增加患其他疾病的風險,除了飲紅酒,可以食穀物等。

葡萄酒還有不同維生素,葡萄酒讓我們一次過補充維生素B1、B2、B5、B6及葉酸等各種維生素。不過正所謂物極必反,飲酒過量或時間過長,可造成吸收不良,影響葉酸、維生素B類吸收和維生素A代謝,還可能阻礙胰腺酶分泌,影響脂肪、蛋白質、糖的消化吸收。

以上主要提到西方研究,但其實《本草綱目》早有記載葡萄酒「暖腰腎、駐顏色、耐寒」之說,更直言「酒,天之美祿也。面曲之酒,少飲則和血行氣,壯神禦寒,消愁遣興」,難怪古代詩人多借酒抒情。

參考:香港復康會e2care.hk、《品味微醺的幸福 : 圖解葡萄酒品、藏、開的100個要訣》

破解新手誤解 CHAPTER 7

當小編剛開始接觸紅酒時,身邊總有些朋友教我用捷徑測別「好紅酒」。第一,木塞還是金屬螺旋轉蓋;第二,瓶底凹位深;第三,瓶身夠重;第四,Label上造工多;第五,紅酒瓶子的顏色偏深,等等。

以上的測試準則,像是站在中環的中心地帶,看著穿衣高檔的白領去分辨人的檔次。【延伸閱讀:有關木塞酒比螺旋蓋好,請閱讀新手誤解。】

拜訪叔伯時,他們總喜歡拿起瓶子便摸底部:「這瓶子凹槽不夠,建議你下次挑選更好的酒。」來談談為什麼這思想會讓你跌入商家的陷阱。

一、酒渣沉澱

在國際品評裡,其中一項是要品評家去評價酒款的陳年力。越好的葡萄酒,結構堅固,適合長時間陳年,例如法國名莊酒可儲藏達50年或以上。很多釀酒師會故意在隔渣過程留低葡萄渣,能在陳年期間增加的口感與味道。酒渣是指酒石酸、剩餘的葡萄皮和籽。 千萬別以為葡萄酒變質而把它倒掉。它讓酒的風味和層次提升,是好東西!

­­­­瓶底的凹槽能提供地方給酒渣沉澱,使倒酒時避免酒渣一并倒出。亦有些釀酒師在入瓶前把所有酒渣隔掉,純粹取決於釀酒師的決定。因此,好酒帶有酒渣,但沒有酒渣也能是陳年力強的好酒!

Credit: Vinepair – “Wine drges & sediment” by Emily Bell

這個誤解源自喝慣頂級紅酒的人,引導了不良商人去利用這些人的心理,灌裝了不少參差的葡萄酒。

二、增加酒瓶的穩定性

https://www.jhaland.com/coca-cola/

話說小編早前參加了某公司舉辦的品酒會,到場者均獲一枝甜白酒。好不小心,把酒放在地上時,大力了一點,瓶子破裂掉⋯⋯

有沒有留意到,市面上的飲品大多都有凹槽, 例如可樂,鳥龍茶。物理角度上,三角形結構最穩定,讓瓶子平放時不易爆。

三、 名莊酒都有深深的凹槽,所有好酒都應該有

或許有錢人和生意人一般飲用酒都是上檔次的,形成一個用眼睛去品嚐紅酒的習慣,深凹槽的就是美酒。以前或許猜中的機會比較大,現在酒商都變得聰明,以消費者套路去滿足消費者的心理。就算眼前放著一樣的酒,但不一樣的瓶子,消費者還是會更願意去買凹槽深一點的酒,對嗎?

四、起泡酒的凹槽是為了抗壓

格林披治冠軍賽車手總是會以噴泉Champagne方式慶祝得獎,木塞一般都被彈射到十呎遠。這是因為搖晃起泡酒時氣壓上升,把木塞進出瓶口。凹槽在氣泡酒上施展的用處,能讓瓶子耐得住氣壓,不會輕易爆破。

那麼Riesling (雷思令)白葡萄酒就不是好酒了麼?

不是所有Riesling都是甜型,不變的是獨一無二的蜂蜜味和花香。

女仕們最愛的Riesling都擁有修長瓶身和平坦的底部。這款葡萄酒之所以深得女仕愛戴,因為它的甜美口感配上高酸度,舌頭清爽沒帶半點負擔。不是每一款Riesling都是甜型葡萄酒,但不變的是Riesling獨一無二的蜂蜜味和花香,令人愛不惜手,也有非常高端和陳年力非凡的酒款。有沒有瓶底的凹槽又有什麼相干。

其實,每一項關於葡萄酒的小細節都看似是跟著傳統法則,但實際背後隱藏了許多科學根據。小編覺得,雖然坊間辨別葡萄酒技術不無道理,但學會了解紅酒(哪怕就只會一點點)比盲目跟隨這些坊間「謠言」可靠。

葡萄酒的前世今生

葡萄酒的起源,是一個不美麗的誤會。

據說古代波斯(今伊朗)有一份國王愛吃葡萄,但葡萄有季節性,不是甚麼時候都能吃,所以將葡萄放入大陶罐密封好,然後標上「有毒」防止有人偷吃。一段時間後,國王一妃子厭世,於是偷飲陶罐內「有毒」飲料,怎知不但沒有死去,反而異常興奮,重燃對生活的希望。她又馬上盛了一杯呈予國王,國王品嚐後十分欣賞,覺得甚至比葡萄更美妙。自此以後,國王派人專門收集成熟的葡萄釀酒。

葡萄釀「毒酒」

以上屬於故事多於史實。近年考古學家根據格魯吉亞遺址氣候和環境重建、古生物學證據如葡萄花粉、澱粉和相關陶器類型等,推斷約公元前6,000-5,000年是最早的葡萄酒考古證據,比起此前伊朗遺址的發現早出近千年。【延伸閱讀:酒的由來】

葡萄酒因基督教蓬勃,初期則因伊斯蘭教被禁絕。葡萄酒釀製方便隨著古代戰爭及商船,傳至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,由於阿拉伯國家信奉伊斯蘭教,而伊斯蘭教有禁酒律令,葡萄酒幾乎被禁絕。後來葡萄酒釀造方法傳至希臘、高盧(今法國)等國家,因著基督教看重(葡萄酒喻耶穌的血)而興盛起來。

興也歐洲 衰也歐洲

法國、意大利、西班牙等歐洲國家葡萄酒產量,一度佔世界葡萄酒總產量的80%以上。但隨著新世界(澳洲、智利、南非等)葡萄酒興起,加上舊世界氣候變化影響產量,2017年全球葡萄酒跌至1957 年產量大跌以來最低紀錄。

2018年4月國際葡萄與葡萄酒酒組織(OIV)公布,全球葡萄酒產量按年下降8.6%至250mhl(百萬升),是1957 年以來最低紀錄。主因是歐洲 2017 年冬季天氣惡劣,產量整體下降 14.6%。意大利葡萄酒產量減少 17%,但繼續是全球產量最高地區達有42.5mhl。產量減少下,高中價位葡萄漲價機會非常大,而低廉葡萄酒更難生存。

從消費者角度分析,2017年可算是壞年份。一支酒的年份,是決定葡萄酒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,因為代表著該年葡萄有沒有吸收足夠陽光、雨水成長,影響能否釀製出優質葡萄酒。【延伸閱讀:為什麼是82年LAFITE,而不是83、84、85年呢?】好年份的酒因為糖度和單寧豐富而更適合陳年,相反差年份的酒最好早點喝。隨著氣候變化,歐洲葡萄酒產量漸趨不穩,間接帶動新世界葡萄酒興起。

葡萄發酵生氣體 釀酒不成炸爛手

近年自家浸酒大行其道,梅酒、荔枝酒芳香撲鼻,不過自釀葡萄酒則有爆炸危機!中國湖南一名王姓女子日前在家自釀葡萄酒,十日過發現葡萄酒膨漲溢出,上前擦抹之際玻璃樽突然爆炸,玻璃碎四飛割傷王女雙手,以致她多處神經血管肌腱損傷。

根據內地傳媒報導,事發於本月27日晚上七時許。王姓女子雙手被飛濺的玻璃割傷後,被丈夫送進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治理,幸手術後已無大礙。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足外科副主任醫師何雨生提醒市民,葡萄酒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氣體,若容器無法承受氣體含量,就會炸開。他建議若自釀葡萄酒,不宜裝得太滿,一般要留三分之一空間,而蓋子不應栓得太緊。

是次意外,值得大家留意葡萄釀酒過程。葡萄酒發酵有一條公式:

糖+酵母→酒精+二氧化碳+熱量

翻攝自微博《鏡頭那些事》

氣泡酒意外不驚訝

王女釀酒方法令人想起氣泡酒,不過氣泡酒是以基酒(still wine)加糖加酵母菌,轉化成酒精加二氧化碳,二氧化碳溶在酒液形成氣泡。那為什麼氣泡酒製作時不會爆炸?其實18世紀早期仍有氣泡酒爆炸事件,但有賴於前人不斷試驗,了解發酵及二氧化碳產生的原理,方使今時今日氣泡酒安全地供應予好酒之徒。【延伸閱讀:氣泡酒】

小編翻查新聞,在2017年山西太原市王女士也被一瓶「小香檳」爆炸炸傷,不過此「香檳」並非正規法國香檳,而是以啤酒瓶盛載的酒而已(只有在法國香檳區出產的氣泡酒才能叫做香檳)。所以相信王女受傷一事,與其釀酒所用的玻璃樽相關,一來二氧化碳無處走,二來可能存放地方過熱而加速樽內氣體膨漲。(須知道氣泡酒都是存在冷冷的地窖哦)

品酒步驟

品酒步驟簡直是學酒基礎中的基礎,步驟簡單,但要真正品出個所然來,功力必須深厚。

一、眼觀
除了觀察酒的色調,可從酒淚多寡判斷酒精濃度。

首先用眼睛確定。在白燈之下、白紙之上從外部觀察葡萄酒,將酒杯傾斜,以利查看色澤細節。先看色調,可以知道熟成度、品種特色和釀造方法的影響等。紅酒的色調變化關係著酒的出處與酒齡:年輕的紅酒可能呈紫或紅寶石、櫻桃或紅石榴色;酒齡很大則呈現磚紅、橘紅色或甚至棕色;不甜白油的色調從幾近無色到麥桿黃都有;甜酒的顏色較深,從淡金黃、琥珀色到深沉的桃花心木色都有。

構成顏色的要素多,與儲放時間和有沒有放過橡木桶有關。

另外是混濁或清澄,液體有沒有厚度。搖晃酒杯後,杯子有沒有流下酒淚。從酒淚可以推測出酒精多與少,葡萄酒的糖量,以及甘油量。如果葡萄酒酒精度低則看不到酒淚,相反酒精度高就會殘留很多酒淚,而且流動速度相對緩慢。

二、鼻聞

酒倒入杯中,聞不同的初階香氣。第一次聞,先慢慢靠近酒杯聞大約兩秒取得初步感覺。接著轉動酒杯醒酒,讓酒與空氣接觸面增加釋出潛藏的香氣,使香氣更強烈。之後第二次聞,香氣應該會比第一次豐富。香氣很多時有許多種,可能是花,可能是植物、香料,甚至巧克力、奶油味等。

葡萄酒香氣千奇百趣

從香氣可以判斷到品種特色、釀造方法、存放年份及葡萄酒產地等資料。例如被稱為「萬能戰士」的Chardonnay,栽種在Burgundy Chablis有高酸及綠色水果如青蘋果等特性,澳洲則有與別不同的蜜瓜味。

香氣分幾類,葡萄本身的香氣屬於第一類,Sauvignon Blanc的草青味便是典型例子;另外因為風土因素,一些果實、花和礦物氣味都歸此類。第二重是發酵、釀造時產生的香氣,例如使用乳酸發酵會產生乳酪香氣。第三類香氣是來自熟成,若經橡木桶熟成,因橡木桶內側經烘烤而變型成桶,所以可能影響酒出現烤肉或奶油味。

三、口嘗

喝將入口的葡萄酒停留在舌頭中央,然後擴散至整個口腔。如有必要,可以在葡萄酒還在口中時,吸入空氣,快速令酒釋放香氣、風味。口嘗感受可能印證鼻聞階段的感覺,也可能相反。有時一些酒款聞起來芬芳誘人,入口卻淡而無味;相反,有些酒氣味封閉,卻口感豐富。

味蕾可以分辨出甜味、酸味、鹹味、苦味和鮮味,口嘗葡萄酒有數個味道要留意,分別是甜味、酸味、酒體、餘韻,如果是紅酒,還要觀察單寧(帶來的澀味)。酒體是指葡萄酒結構大小,餘韻即是味道殘留下來的時間長短。所以要特別留意除了葡萄酒味道的強度、酒精的濃度之餘,整體均衡感、複雜性、餘韻長度等都是評估酒好壞的角度。

最重要的是「想」

每人口味不同,小編認為最重要是寫好tasting note,紀錄飲過的葡萄酒味道,或好或壞都有個參考。因為記憶力有限,聞過的香氣、嘗過的味道可能忘記,品飲筆記此時則大派用場。

參考書目:《  葡萄酒的31堂必修課 : 喚醒你與生俱來的品酒天賦 = Lecons de degustation》、《葡萄酒品飲教科書》

自助選酒大法

自從小編進入葡萄酒界,很多平日對酒沒有認識的朋友突然WhatsApp一支酒相(或者酒標)過來,問這酒好不好喝?是否易入口?識答的盡量答,例如大大的Bordeaux已印上酒標,講解一下Cabernet Sauvignon黑莓味,與Merlot交融的故事,還是能夠說上兩句。可是講到意大利數以百計的葡萄品種,大大小小村莊酒。求饒了我吧!(才念到WSET level 2想怎樣)

有時候真的不懂,又不好意思叫他自己查,只好幫忙上網找資料。搜尋引擎很多,最實用的要數wine searcher。說真的它介面不算精美,勝在資料齊全。溫馨提示是選好自己所在地,才能查到最確切資料。以下是實例示範。

重點選好所在地

這酒標屬於非常易讀的一類,基本資料包括酒莊名稱、酒名、葡萄種類,以及年份都清晰印上酒標。上wine searcher,當然最好全名Harewood Estate(酒莊名稱)Frankland River(酒名)Riesling(葡萄種類)2017(年份)打上搜尋欄,不過打重點都可以,例如Harewood + Riesling,一樣查得到。

進入該酒資料的版面,首次搜尋「Location(地點)」應是預設為「All countries(所有國家)」。為了更有效找到合適資料,建議將地點設為所在地(例如香港),方可出現更準確資料。除非是想比較不同國家酒價,否則選所在地方就可以了。價錢列於當眼位置,酒的資料可按「Go to Shop(馬上購買)」,即可直接進入賣家網店,列明此酒詳細資料。

溫馨提示:在地點一欄選擇自己所在地

(廣告時間)

好像這支,在香港只有我們家有售,選擇就很明顯了

CONTACT US

info@kesehills.com
266 Parkers Road, Mount Pleasant
SA 5235, Australia 

Find us on google maps

SA Liquor Licence No. 57619606 – Under the Liquor Licensing Act 1997 it is an offence to sell or supply liquor to a person under the age of 18 years or for a person under the age of 18 years to purchase, or attempt to purchase, liquor.

Add to ca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