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氣的香檳-醉玲瓏

炎炎夏日,天氣熱得令窒息。醉玲瓏除了愛酒,也愛水上活動。每當出海活動,很常見到香檳等氣泡酒的身影。

驚喜「老檳」

夏季之初,與友人品嚐了兩款「老檳」— 陳年十年以上香檳。兩款分別是來自法國香檳區的G.H. Mumm Cordon Rougr Brut 和 Laurent-Perrier Brut。基本上NV香檳是短期內飲用,享受它的果香和清新。

陳了十年的香檳是什麼味道?由開瓶說起,香檳經常開瓶時總會伴隨著「啵」的一聲響!不過,「老檳」十分安靜,一聲不響地開瓶了,沒有一般香檳的氣勢。雖然沒有氣泡,G.H. Mumm Cordon Rougr Brut卻擁有非凡的香氣—花雕酒香(酒精與空氣氧化的味道),伴隨著豐富的奶油和酵母香味。 Laurent-Perrier Brut驚喜地出現少量氣泡,伴隨著因陳年而昇華出來的蜜糖甜味,而且還是充滿花香,有意思!

醉玲瓏
熱愛美學的品酒師

英國酒業WEST (Wine & Spirit Education Trust)之認證品酒師
曾任五星級酒店Ritz-Carlton Hong Kong及Grand Hyatt Dubai市場策劃及餐飲團隊

八面玲瓏事業女性 「玻璃窗」的禮儀哲學

以八面玲瓏形容Polly絕不誇張。參加亞洲小姐贏得三獎項,近年以45歲之齡參加體式能健身小姐奪冠,曾任2CR澳洲中文廣播電台董事及主播,訪問超過3000人;如今集中指導化妝及禮儀,經營網台……在大大小小社交場合,Polly特別注意酒後儀態。

作為禮儀導師,Polly在不同場合都會留意在場人士酒後反應,對於酒後失儀的人印象分大減。她記得一次有人酒後失儀大放厥詞,四處嘔吐,令在場人士為之側目。她特別留意控制酒量,雖然享受飲酒,但如果不勝酒力,不但無法保護自己,酒後失儀更會影響結交朋友的機會,亦影響個人形象,女士必須提醒自己不可太猖狂。

八面玲瓏「玻璃窗」

Polly如想像中斯文大方,素淨貼服妝容,橙紅上衣配搭珍珠領子,一絲不苟。畢竟在澳洲從小接受英式教育長大,禮儀即生活,她戴帽子戴手套上學,好有貴族風範。父母薰陶下,Polly學懂在高級餐廳dress well。經歷過用錯酒杯拎錯麵包,她見識到西方禮儀為何物。曾任澳洲新南威爾斯省太平紳士的她並不離地。最令人意外的是Polly聲線爽朗,不吝分享。正如她所言:「大牌檔我都會去,除咗講粗口融合唔到(大笑),唔會喺大牌檔扮淑女。喺適當場合做適當嘅嘢,就係禮儀。」

Daily life就係有禮儀,呢個就係生活。

有人以為禮儀是「我是熟女,不要碰我」,其實禮儀=禮貌,是Daily life,是生活的一部份。是一種習慣,而不是做作。

很多人認為禮儀距離很遠,不是出入高級場所就用不著,但禮儀正正造就人的氣質。一對金石良緣,分分鐘因此栽在自己手上。Polly曾經協辦speed dating,見證一對男女情投意合,當場拖手,好一對甜蜜緣份。後來男孩充滿歉意致電對方,説大家都是保持朋友關係好一點。其實他對女孩印象很好,但自己出身小康略懂禮儀,覺得女子食相真的受不了,吃到天一半地一半,加上刀叉亂用,及用餐具時非常嘈吵;相約食飯後覺得無法與女孩再走下去。

 

多可惜呀。

來到騎士山酒業辦公室,少不了喝兩杯。餐桌禮儀定有飲酒一環,Polly親身示範握酒杯不可握著杯身,而是捏住杯頸。唇印無可避免,女士尤其注意不宜沿著杯口印上唇膏,只留在一個地方最有禮。不論站姿、食相、談吐影響生活,亦影響工作,Polly的經驗令她先後擔任 Estee Lauder(澳洲)化妝講師、 Clinique(大中華區)美容及銷售教練、 MAC(香港)培訓導師,以及Lancome(香港)教育部經理,實力備受肯定。

Polly隨身帶備錄影器材,傾談間突然決定訪問騎士山酒業創辦人許氏姊妹,即場錄製電台節目,其魄力令人敬佩。她不斷挑戰自己,充滿自信,成為能文能武事業女性,值得創業者學習。

細說Black Sash – 夏楓

Kesehills 裡面有一款新世界的酒,名叫Black Sash,它是南澳Barossa Valley的出品,源自百年老葡萄藤,結合傳統法國釀製手法,喝一口齒頰留香,味道驚喜。

第一次聽到這款酒名,只覺得特別,Black Sash──黑色的緞帶,抱著不妨一試的心態,一喝就愛上了。的確,入口順滑,不需要太久的醒酒時間,就能夠得到入口如絲絨般幼滑的口感,那種感覺就像一幫從中學就認識的女生在開睡衣派對的感覺,或許認識了很久,但從未有機會好好細數往事星塵,一旦開啟了話題,中學的回憶就像緞帶般不斷的湧出來。

再來的就是此酒的記憶點,當酒慢慢從雙唇滑進舌頭的兩側,淡淡的酸味以及西拉子的丹寧苦澀味配合得宜,相映成趣,餘韻悠長。那是女孩子蛻變成為鳳凰的過程,一開始荊棘滿途,離開溫室,世界正準備著許多未知的挑戰給她,可一步一步熬過來,稜角也磨鈍了,就能以智慧去化解一切難關,既來之;則安之。

反正喝完第一口 Black Sash,嘴邊肯定會不經意的透露著一個滿足的微笑。

Black Sash其實也有另外一個定義。它是一個1955年由六位在南非居住的中產白人女性所成立的組織,致力推動種族共融,並為當時的黑人爭取投票權。她們以默站的形式,並在肩膀上繫上黑色緞帶,在國會前表達她們的訴求,希望當時的人政府撤回種族隔離的制度。她們雖然寧靜,可帶來的卻是不容忽視的力量。

這些女性成為很多人的英雄,卻也成為很多反對者的眼中釘。可我佩服她們的勇敢,即使自己生活安逸,也勇於跳出自己的舒適區,相信自己,做對的事。

兩種Black Sash,超越國界的審美。

1955年六位在南非居住的中產白人女性成立Black Sash,致力推動種族共融。

新時代的女性啊,在闖蕩世界的時候,不論是愉悅的時候、又或者是迷茫的時候,不妨來一杯Black Sash充電一下吧!

夏楓
美酒博客

情陷葡萄酒 品酒師醉心鑽研文獻

熱愛葡萄酒的人總帶點瘋狂。飲酒飲出知識來的不少,願意查文獻找理論基礎的人不多。Samson Sir是其中一位。

Samson本任職產品認證,六年前陪朋友參加工聯會葡萄酒興趣班,繼而考取WSET英國葡萄酒及烈酒課程第二級。當時朋友邀請繼續拾級而上,一句戲言「拎到distinction就讀!」竟成真,Samson已經籌備考取WSET 導師資格。他直言學酒後獲得證書實為其次,最大好處是「因為酒識到好多朋友」,而且高手雲集,甚麼酒莊曾屬哪個皇族琅琅上口,令他更有決心鑽研。

Kesehills熱賣Kellermeister Barossa Vineyards Shiraz 2014出產自澳洲巴羅莎谷,Samson Sir為我們上了重要一課──巴羅莎谷土壤利於種植Shriaz(西拉子)。他指出巴羅莎谷蘊含紅土,帶有鐵質;植物在不同生長階段需要不同光線成長,在其結果成熟時特別需要紅光。紅土此時發揮作用,反射的紅光令西拉子成熟得更快,帶有更濃郁果香。加上巴羅莎谷大陸性氣候,日夜溫差大,使葡萄更有活力,澎湃果香之餘,又不失鐵礦帶來的複雜性。

學酒的不二法門是多喝多試,Samson Sir與不同群體飲不同地區的酒,時而勃艮地時而意大利。他最愛葡萄酒落在不同地方有不同風格,德國既有酸度足的Riesling,又有精彩的貴腐甜酒。法國Burgundy又有獨特的風土特性……都使人心醉。

Samson Sir驚嘆酒界「山外有山,人外有人」學海無涯,他上一秒卻引用不同文獻資料,解釋一個產區、一種葡萄,為酒帶來的特色。這片紅色的汪洋大海中,他仍孜孜不倦努力發掘酒海知識,繼續邁進。

簡單的葡萄酒禮儀 – 北極熊的高腳杯

在傳統的中華文化中,我們從小都會受到不少的禮儀教育,比如後輩在接酒時,禮貌上均會托杯表示謝意;當我們在為別人倒酒時也會為其滿上等。但在葡萄酒世界中這些行為卻不恰當,正確方法非常簡單,只需在倒完酒後輕輕點頭致意,如果還是想更尊重一點,也可以將手輕輕放在杯座上點頭示意即可,切勿舉杯接酒;而倒酒方面,一般酒都不要超過杯子的1/3 處不超過一半為宜。

而舉杯的時候,亦應注意不要握住杯身,因為手心的溫度會影響酒的味道,尤其是白葡萄酒和汽酒。所以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握住杯腳或杯坐也可以。

北極熊的高腳杯
美酒博客

葡萄酒與清酒在香港 – JASON YIP

大部分香港人都喜歡到日本旅行,2017年港人訪日的數字甚至已經超過200萬人次。所以對日本新聞特別敏感的人如筆者,聽到日本近日創紀錄的暴雨,都會忐忑不安。除了人命傷亡之外,位於山口縣日本酒巨頭「獺祭」亦被迫停工,情況令人擔心。

近年雖然日本國內清酒市場逐年萎縮,但是急速增長的海外市場成為活化多數日本清酒廠的新動力。由於飲食和職場文化等各種原因,香港人應該比較上少有所謂「Nominication」(日語,意指飲酒溝通)。可是日本酒出口到香港的數量差不多每年增加,比較10年前數量幾乎倍增,銷售金額更增長近4倍!

葡萄酒與清酒在香港

根據日本國稅廳的資料,按日本酒出口銷售金額順序計算,香港排名第二(僅次於美國),可見香港人對於高質素的酒精飲品需求一直有增無減。

至於葡萄酒,雖然在香港市場較為成熟,又和日本酒同樣屬於釀造酒,但是更為豐富口味和複雜個性卻又令一般朋友難以選擇。所以如果怕撞板的話,請教相熟朋友,或專業賣家購入葡萄酒一定是最好的捷徑吧。

編按:

2018年7月日本中西部地區暴雨成災,位於山口縣岩國市的「獺祭」總部被水淹,損失逾90萬瓶名酒,更需停工避災。最快都要約2個月恢復生產。相關新聞

 

Jason Yip

日本清酒SSI,葡萄酒WSET等研習愛好者

CONTACT US

info@kesehills.com
266 Parkers Road, Mount Pleasant
SA 5235, Australia 

Find us on google maps

SA Liquor Licence No. 57619606 – Under the Liquor Licensing Act 1997 it is an offence to sell or supply liquor to a person under the age of 18 years or for a person under the age of 18 years to purchase, or attempt to purchase, liquor.

Add to cart